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和平县人民政府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06-05-28 浏览次数:- 【字体: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6年1月15日在和平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和平县代县长王再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和平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五”工作回顾和2005年工作亮点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2005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五”时期胜利结束。

  “十五”期间,在上级党政及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三个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和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任务提前完成,为我县今后加快发展,实施“十一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民经济发展加快。“十五”期间,国企改革继续推进,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特色经济成效明显,景点建设实现零的突破,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取得新进步。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0%,2005年达19.55亿元,比增16.1%,提前一年完成了计划总量目标;三大产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2005年分别达6.05亿元、5.52亿元和7.98亿元,三产比例由2000年的45.0:23.8:31.2调整为31.0:28.2:40.8。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6%,2005年达到4698万元,比增18.6%。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实际利用外资与“九五”期末比较,年均递增31.2%,2005年达到3898万美元,比增3.6%。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十五”期间,完成省道改造244公里,县道村道硬底化改造385公里,至2005年底止,全县通车里程达1108公里,公路密度由“九五”期末的46.2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47.95公里/百平方公里。电网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力供应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完成了110千伏朝邦、下车变电站及110千伏和平、彭寨二期主变扩建等输变电工程,总投资达2.3亿元;县内发电装机容量达3.22万千瓦,比2000年底净增0.96万千瓦。信息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城乡电话普及率从“九五”期末的7.9部/百人提高到28部/百人,移动、联通用户增加了6.2万户,政府公众网开通,电信公众网、国际互联网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重点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得到治理,水库、堤围除险加固及水毁工程修复工作扎实进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市政公共设施日益完善,县城面积由“九五”期末3.17平方公里拓展到5.17平方公里,阳明大桥、福和大道、和平河防洪堤、东山岭整治及老城主要街道改造等工程先后竣工,彭寨、下车等中心镇建设积极推进。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投资总额达26.84亿元,年均增长13.7%,其中2005年投资6.4亿元,比增20.5%。

  ——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十五”时期是我县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完成,农业税全面免征,农村家庭子女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十五”期间,我县城乡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4%,其中2005年达5.77亿元,比增13.5%;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2%,其中2005年达3420元,比增5.2%;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贫困户由2000年末的26638户降至11943户;全县干部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年均增长15%,其中2005年达13500元,比增7.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九五”期末增长1.03倍;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由2000年末11.8平方米提高到16.5平方米。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希望小学建设和中小学布局调整扎实推进,新建了福和中学,高中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14.3%提高到41%。实施了科技信息“直通车”工程,农业机械逐步推广应用,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累计共申请专利23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开展了卫生人事体制改革,实行了乡镇卫生院院长竞聘上岗,公共卫生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非典”及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开展,农民参合率连续三年达到省政府要求,被省政府授予“农村合作医疗示范县”。积极实施“南粤助残”活动,政府资助白内障病人实施复明手术688例。文化广电事业有新发展,有线电视实现市县光纤联网,收视频道增至32套,五年累计获国家和省、市文艺奖项31项。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保扩面和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下,被评为市“再就业工作先进县”。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连续四年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被评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得到加强,生态镇建设、东江水源林保护、耕地易地开发等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优抚工作进一步加强,2004年荣获“广东省双拥模范县”称号。“十一五”规划纲要编制基本完成,经济普查及残疾人普查工作有序开展,县国有粮食企业顺利改制,教育欠债、省道撤站还贷和粮改清产核资等专项审计取得实效,全县各镇村全面完成档案目标管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信访、物价、气象、老区、老龄、民族、宗教、侨务、工青妇等各项工作都有新的进展。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及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等活动,扎实推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广大农村的“三个文明”建设。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行为,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五年共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387件,办复率100%。加强了与各群团组织的联系,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两抢一盗”、“六合彩”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不懈扫除“黄赌毒”。竭力开展维稳工作,积极排查和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妥善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

  各位代表,2005年是完成“十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各项工作的完成实绩是“十一五”规划制定的依据和实施的基础。为此,我们积极完成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并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使“十五”期末之年亮点凸显,衔接“十一五”的基础更好,方向更明,思路更清:

  一是工业园建设迈出新步伐。一年来,园区开发面积增加1平方公里,园区交通、水电、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明确了“一园多村”开发思路,县城工业园区依托高速路出口,向西、向南、向北规划扩展至8平方公里,已吸引了和平稀土新材料、金视胶板、宝高箱包、东洋制笔等企业落户建设。城郊、相关镇的工业村规划建设工作也已启动,规划建设面积4平方公里。一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园区格局正在逐步构建。

  二是县城新区建设有新进展。着力抓好县城新区开发,利用福和大道东西延伸,防洪河堤向北延伸及商住小区建设,拉大县城骨架,完善城区功能。目前,和平河防洪工程基本竣工,福和大道延伸1公里6车道改造基本完成,三大小区开发作好了初步规划,龙湖小区开发基本完成了拆迁、基础设施配套等前期工作,高速出口小区开发正在实施,福和大道、世纪大酒店等建设已成为县城一道景观。

  三是旅游开发有新突破。以温泉开发为龙头,积极实施“旅游旺县”战略。热水、大坝、公白温泉规划起点高,投入资金大,其中热水热龙温泉投入2200多万元,大坝汤湖温泉投入3300多万元,首期工程竣工并开业,公白颐和温泉投入2500多万元,可在今年国庆节前建成首期试业。贝墩温泉正在积极招商。若干年后,几大温泉将撑起和平“温泉之都”一片天,成为和平大旅游的支柱产业。同时,积极做好旅游资源的普查,抓好生态及客家文化景区开发的规划,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及旅业管理,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是抗灾复产重建工作展现干群新风貌。去年6月,我县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1.648亿元。县委县政府沉着应对,与全县人民同心协力,谱写了一曲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的时代赞歌,展现了和平干群“以人为本、高度负责、英勇无畏、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据统计,全县共投入救灾资金4430.97万元,修复水毁河堤62.3公里、水库10座、陂头1007座,清理公路塌方90万立方米,扶持1254户全倒户(含重危房户)灾后建房并确保于去年底前入住新居。

  五是农业在大灾之年获得丰收。致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后,积极化害为利,抗灾复产,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确保了农业丰收,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全县粮食总产达16.34万吨,水果总产达2.45万吨,肉类总产达1.3万吨,家禽出栏量达273.3万只。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努力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一期工程,重点对彭寨镇马塘片和华表片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进行综合治理。

  六是公共事业取得新成绩。积极争取省政府、深圳市福田区的支持及金融部门的贷款,顺利完成了福和高级中学二期工程建设,新建校舍面积2.25万平方米,完成了20个教学班1000多名新生招生任务,缓解了老百姓子女“上高中难”。积极推进薄弱卫生院改造,狠抓了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质量、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市场进一步规范。努力实施民心工程,解决了全县981人应保未保问题,提高了城乡特困居(村)民最低生活救济标准,帮助2519户农村贫困户搞好危房改造,完成了12宗农村饮水工程,解决了2.5万农村群众饮水难问题。加快黄峰斗至县城引水工程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30%。

  七是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开展了矿产资源综合整治行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至去年底止,关闭无证勘探和开采的矿山企业155家,收到补交税费596万元。以大坝镇“11·1”案为切入点,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涉黑案件6宗,抓获涉黑疑犯40多人,进一步净化了社会风气。以机关作风建设“回头看”活动为载体,大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继续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市场经济环境。

  八是粤赣高速公路通车,经贸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去年,我县密切配合粤赣高速公路建设,确保于12月28日如期竣工通车。粤赣高速的贯通,拉近了我县与珠三角及内陆省市的时空距离,改善了我县交通和区位条件,提升了我县的后发优势。藉通车庆典之际,我县成功举办了“后发河源”2005年经贸系列和平县投资环境推介会暨签约仪式活动,取得较大成效。活动期间,共签约26宗,合同金额达8.92亿元。

  回顾和总结过去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质量差,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低;财政底子薄,欠账大,缺乏稳定和大宗税源,县内可支配财力十分有限;基础设施滞后,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大项目投入和产业支撑,发展环境不能适应形势要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大,农民增收缓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压力重重;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缺乏进取的闯劲和开拓的勇气;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等等。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还深深地体会到:

  心齐劲足,迎难而上,条件差也能成就事业。“十五”期间我县取得的各项成就,既是上级党政及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又是全县上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结果。我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了县委县政府领导集体的智慧,昭示着团结的力量。实践告诉我们,越是发展条件差,越要树立“抢、创、跑”的意识和摆脱落后的信心,越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勇于开拓。唯有如此,才能在客观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谋求发展,成就事业。

  全力维稳,创优环境,才能赢得发展空间。我县曾经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杂音”,严重影响了安定团结局面和改革发展进程,各级各部门为此也做了大量工作,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实践证明,稳定压倒一切,赢得稳定就能赢得发展空间,任何动荡和不安定因素都不利于改革和建设的进行,都将减缓发展的速度,只有保持安定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增强招商的吸引力,提高发展的竞争力。因此,我们要十分珍惜并不断巩固发展安定、团结、民主、和谐的政治局面,不断改善和优化发展软环境,促进经济与人文和谐发展。

  不甘落后,奋发进取,才能摆脱“后无追兵”。“十五”时期,我县经济虽然有了长足发展,各项经济指标有较大增长,但这是在小基数上增长,从全市看我们仍处“后无追兵”境地,甚至与兄弟县区比还有差距越拉越大的趋势。历史已经把我们摆到“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困境,要摆脱落后,图谋发展,只有发力猛赶,奋起直追,否则别无选择。

  振兴经济,加速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县经济发展落后在工业,差距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至目前止,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29家,产值过亿的企业还没有一家。而发展工业是聚集人气、拉动消费、壮大税源的主渠道,没有工业支撑,县域经济将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发展工业是我们自救的主要措施,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是我们壮大经济总量,摆脱落后困境的必然选择。

  各位代表,“十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县今后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五”期间全县人民展现出的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精神,以及“十五”期末迎来的机遇,凸显的优势,更使我们信心倍增,蓄势待发,全县求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热潮已经形成。

“十一五”目标任务和2006年工作安排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发愤图强,加快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县政府已根据县委十届四次全会《关于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拟定出《和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请代表一并审议。

  “十一五”时期,我县既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又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根据省、市部署,综合分析当前形势,并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经济为着力点,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为落脚点,积极实施“工业立县、农业稳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力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积极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建设和谐和平。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精髓,充分体现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充分体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实质。

  “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进入工业化阶段,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城乡面貌有较大改观,人民生活有较大提高,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更加进步,社会和谐发展。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以上,达到42.86亿元以上,实现人均生产总值五年翻一番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三大产业比例达到20:44:3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以上,达到1.22亿元以上;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下。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千方百计降低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环境质量保持“十五”期末水平。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2006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为指针,紧抓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引擎,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旅游特色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落脚点,积极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县内生产总值2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工业总产值15.37亿元(可比价,下同),增长35%;农业总产值5.13亿元,增长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38万元,增长20%;税收总收入9405万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4680万美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8.32亿元,增长3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8亿元,增长14%;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3608元,增长5.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下。
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发展园区和资源型工业,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

  目前我县的经济结构决定工业是我们“自救”最主要的措施,只有搞好工业,才有长期稳定的税收,才能壮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我县工业发展必须紧紧把握粤赣高速公路通车良好契机,以园区和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上项目为引擎,主攻园区型和资源开发加工型工业。要加快“一园多村”建设步伐,县城工业园以粤赣高速公路为中轴线,向西、南、北三面扩展,今春要完成首期160万平方米土地平整和主要设施配套工作,开展工业园第二期扩展准备工作;南郊工业村要完善规划并做好开发的准备工作;彭寨工业村依托中心镇建设,要尽快完成主园区规划和开发的前期工作,现有的临时工业用地要引进项目落户,形成初步规模。要创新工业园村建设新路子,采用梯级开发、以商补工、融资贷款等灵活措施,做大做强工业园村这个平台。要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坚持“两个论英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全方位、多层次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按照年前县委县政府部署,以县工业园管委会、经贸局、外经贸局和各镇为单位,组织20支招商引资小分队,年内要求工业园管委会引进5个以上,经贸局、外经贸局和各镇各引进1个以上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入工业园,争取年底园区第一期开发的80%土地有企业落户,落户企业中有80%开工建设。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通过网上招商、洽谈招商、以乡(亲)引商、以商带商等有效方式,出实招,求实效,逐渐培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形成工业支柱。严格落实“三挂钩一追究”制度,坚决按《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兑现奖罚,努力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和干部挂钩项目的服务水平,突出六个“抓”,即现有土地抓新项目,新签项目抓动工,动工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效益好项目抓扩产。重点要抓好经贸系列活动中的签约项目,特别是福田产业转移园项目的跟踪落实,力促这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巩固矿产资源整治成果,建立开发管理的长效机制,达到“科学开采、规范管理、依法纳税、合理收费”目标。围绕企业用工需求,结合实施“阳光工程”,积极开展以促进初高中毕业生就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术培训,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通报和与周边地区调剂余缺等机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

  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对诚信守法的就业大户、纳税大户给予重点支持和奖励。强化为民营企业服务意识,完善融资、市场信息、技术等服务体系,尤其要采取积极灵活措施,主动为民营企业和金融部门之间搭建安全、方便的融资渠道,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大力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务、政策、服务、市场、法制和舆论环境,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让民营企业真正享受“国民待遇”。充分利用矿产、水力、温泉、生态、农副产品等优势资源,引进和嫁接有实力的企业,整合出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和带动性强的项目,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二、创新思路开发小城镇,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一是加大城镇开发建设力度。重点推进县城二期开发,积极实施“一园、二路、三河、四区”开发建设和改造工程。“一园”即是建设“一园多村”的工业园区;“二路”是实施福和大道东西延伸1公里建设,力争和平大道2.5公里改造;“三河”是指流入县城的和平河、龙湖河、雅水河三项防洪工程建设及河道改造,目前,和平河及龙湖河防洪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今年重点实施雅水河3公里防洪工程,力争明年6月底完成;“四区”是分步实施龙湖、兴隆坝、西门段、高速公路出口4个商住区的开发建设。目前龙湖小区和高速公路出口小区开发正有序推进,年内要求建设达到一定规模,明年起将重点开发兴隆坝和西门段小区。要加快老城改造步伐,年内完成城南文化广场一期及阳明公园一期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要积极招商,尽快启动建设。积极推进中心镇建设,构建以县城建设为龙头,以彭寨、下车两个中心镇建设为脊架,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加快发展的格局。二是大力加强规划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县规划委员会职能,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人员的作用,尽快对县工业园、福和大道及和平大道两边、和平河两岸等开发作出控制性规划和详规,为下一步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三是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强化城市管理。政府要高度垄断一级土地市场,盘活土地资源和城市公共资源,理顺县城供水体制,促进城镇管理社会化和商业化,力争年内完成黄峰斗至县城引水工程。四是扎实抓好几项专项清理整顿。年初,县城市容市貌“六乱”整顿,闲置土地清理,土地和建筑市场的整顿要制订好切实可行方案,集中精力抓一段时间,力争县城面貌有较大改观,土地和建筑市场秩序有根本好转。

  三、以温泉开发为龙头,努力构建大旅游格局

  继续实施“旅游旺县”战略,积极创建“旅游特色县”。充分利用温泉这一宝贵的旅游资源,以温泉开发为龙头,以生态景区建设为补充,逐步构建我县休闲、度假、保健型的大旅游格局。按照“点—线—面”同时推进开发的思路,今年重点鼓励和帮助开发商做好热水温泉、大坝温泉的宣传推介及二期工程建设,公白温泉首期竣工及开业,贝墩温泉的招商及前期开发等工作,努力构建四大温泉各具特色、各领风骚而又互补互益、成大一统的大温泉格局,以大温泉撑起“和平温泉”之都一片天;加强景点配套建设,扎实推进翠山竹海、蝴蝶峰、“谦光楼”古民居群等景区的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打响生态及客家文化旅游独特品牌。做好精品线路构想和规划,积极开发旅游特色产品,为创建“旅游特色县”奠定基础。加强景区景点和宾馆餐饮业的规范管理,提升旅游质量和服务水平。

  充分认识商贸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特殊地位,牢固树立发展商贸服务业大有所为的思想,制订和出台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投资发展商贸服务业,力促商贸服务业有新的发展。充分利用粤赣高速公路开通后便利的交通条件,发挥旅游对餐饮、旅业、商业、信息、运输、物流的拉动作用,扩大旅游消费,以人流带动物流,以人气带旺财气,实现旅游经济与商贸经济良性互动,促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四、破解“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宏伟目标,也是我县“十一五”期间必须解决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今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步年,我们应当着力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多引进,创品牌,促进农村产业化经营。通过引进外资创办农业企业,发展生态农业,打造农业品牌,辐射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力。二是抓示范,建基地,提升农产品质量。继续扶持和培育我县现有的3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抓好500亩国家级柰李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省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大力发展“一镇一品”,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三是打基础,办实事,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握正在开展先进性教育和“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的有利时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工作,认真抓好试点工作。努力实施民心工程,扎实开展农村“五改”(改水、改厕、改灶、改路、改造住房)和“六子一水”工作,继续落实省人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议案和市人大农村水利建设议案,抓好生态示范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和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帮扶村集体谋发展,上项目,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建立健全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四是抓培训,促转移,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平台建设,计划从今年起,财政每年列支50万元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发展劳务经济。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十一五”时期将是我县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必须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电力方面,重点推进东水罗营口电站和县镇输变电工程建设,尽快动工兴建110千伏兴隆、俐源、大坝输变电工程,县城220千伏阳明输变电工程力争立项。争取完成110千伏东水输变电工程建设,解决罗营口水电站和东水水电站电力上网出路问题。增加35千伏电源布点,投资兴建35千伏青州、贝墩等变电站,架设35千伏下车至老园、下车至上陵输电线路。继续加大农网改造力度,今年计划完成农网改造项目投资5000万元。切实抓好供电管理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力争早日实现电力同网同价。交通方面,加快交通公路建设步伐,力争完成忠定线金笔山段5.24公里公路改造工程,争取大俐线彭寨、七告段8.5公里和大良线青州段28公里路面改造工程立项。积极推进忠定线县城过境公路西移规划、立项等前期工作。跟踪昆汕高速公路规划测设,争取在我县东水、礼士等镇设出口和连接线,并与粤赣高速公路和平段互通。加大力度推进村道硬底化建设,确保完成省、市交通部门下达的年度村道硬底化建设任务。加快农田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六、积极应对省、市激励机制,抓好财税征管工作

  积极培植税源,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集中有限资金投入工业园及城镇基础设施等建设,高度重视培植二、三产业税源。通过经营城市,全力做好综合用地的开发,把经营土地资源和房地产开发作为培植壮大财源经济的重点工作来抓,努力实现商业用地效益最大化。坚持依法治税,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税种的监控。今年,高速公路工程结束后,一次性的大宗税源消失,我们要迎难而上,在大力抓好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屋租赁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征收的同时,继续做好税收的挖潜、堵漏和清欠工作,做到应收尽收,足额入库。继续加大矿产资源整治力度,防止资源税费流失。积极应对省、市激励型财政机制,深刻领会省、市激励机制的精神实质,健全和完善乡镇税收奖励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镇级加快经济发展和财税部门组织税收的积极性,争取更多的省、市转移支付资金和奖励。积极跑动,理顺关系,尽可能多的争取上级对教育、水利、交通、文化、林业、移民、扶贫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强化财政职能,提高培财、聚财、理财能力,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修改和完善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财政资金的调度,确保全县正常运转和县委县政府决定的重大事项的实施。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支出,确保实现今年财政收支平衡目标。加快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稳妥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继续实施政府采购制度,扩大采购范围和规模。加强工程造价评审工作,切实降低工程虚高价格。

  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继续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形成崇尚知识,尊重科学的人文环境和行为方式。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积极推动科技进步,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大力引进和培养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完善人才评价、使用和保障三大机制,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良好平台。巩固和扩大普九成果,积极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继续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抓好学校危房改造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一批中小学校上等级、上水平;加快高中教育,认真实施高中学校“扩容促优”工程,争取和平中学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完成福和中学三期工程建设并确保招生20个教学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把县职高办成我县适用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严格把好教师进人关,今年全面实行公开招聘教师制度,力求做到“凡进必考”;严格把好学校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关,杜绝重复建设和不正之风。依法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票否决制”。强化公共卫生职能,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水平,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农民参合率60%以上。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抓好“放心食品”工程建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博物馆迁建前期工作,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充分挖掘和弘扬客家文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大筹措资金力度,力争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到镇。积极发展体育事业,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尽快做好体育中心场地规划选址工作。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基金监管工作,发展城镇低保、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强敬老院建设和管理。逐步完善殡葬基础设施,加快殡葬改革步伐。转变扶贫方式,重点帮扶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家庭早日脱贫。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抓好以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生态防火林带和粤赣高速公路绿色长廊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县人大议案,切实抓好和平河上游水源林建设。创新土地保护和开发并重机制,加强土地储备管理。努力抓好我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和残疾人普查,加快推进农信社和邮政体制改革。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双拥等工作。

  八、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设安定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发挥工、青、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宽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推动建立政府科学、民主的议事决策机制。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制度,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依法治县、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加强执法和司法队伍建设,促进文明执法、公正司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其他形形色色的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扫黑除恶活动战果,达到“有黑必除、除恶务尽”。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基层治安防控网络,建立和完善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的防治和减灾赈灾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把维稳放到十分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以全省开展“维稳年”活动为契机,时刻关注民生,着力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树起政府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密切与群众沟通,善于寻求改革发展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努力提高破解难题的能力;及时排查隐患,想方设法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健全和落实各项预警机制,完善人民调解大格局,及时有效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尽最大能力避免或减少越级上访现象的发生。要教育干部群众十分珍惜安定团结的局面,努力创建和维护良好的发展环境,多奉献,少索取,多顾全发展大局,少计较个人得失,营造全县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全县上下全力抓生产,全速抓发展。进一步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把维稳当作考察各级各部门领导和班子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列入考核范围。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优化政务环境

  以机关作风建设“回头看”活动为切入点,以优化政务环境为落脚点,切实把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上来,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树立“服务就是环境”的观念,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强化“保姆”意识,坚决杜绝“吃、拿、卡、要”;二是强化危机意识,彻底摒弃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作风;三是强化效率意识,为百姓和外商办事提供最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坚持勤政廉政,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处腐败体制,形成干净干事的氛围。以学习和贯彻《公务员法》为契机,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促进建立务实高效政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五以风尚”,突出“以绩为准,以税为准”,树立“追兵”意识,勇当“栽树人”和“送信人”,以只争朝夕姿态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务求实效,把我县的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各位代表!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重而道远,完成开局之年的各项任务,艰巨而光荣,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上级党政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发愤图强,扎实工作,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构建和谐和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