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水务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我局工作实际,现就我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强化公仆意识、为民情怀,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结合水务部门实际,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找准工作实际与人民群众关切的切入口和结合点,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具体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推动我县水务事业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坚持将“办实事”与“开新局”贯通起来,紧紧围绕落实“1+1+9”工作部署以及“两个和平”和智慧生态现代新城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水务工作实际,谋划推出一批为民、便民、惠民、利民、安民的项目举措,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在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努力开创和平水务工作新局面。
(二)坚持领导带头、分级分类。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开展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扎扎实实深入基层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释疑点,形成上下贯通、同频共振的工作局面。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分类分层次实施,针对不同群体党员分别提出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实践活动,确保实践活动贴近实际、行之有效。
(三)坚持“小切口、大变化”。落实“小切口大变化”民生实事办理制度,把握群众所急所忧所盼,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从可操作易见效的“小切口”入手,把民生实事一件件办好,把民生问题一个个解决好,推动民生建设水平实现“大变化”,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四)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对于能尽快解决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善作善成,对于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推进解决。注意总结运用好经验好做法,对落实效果好、群众获得感高的事项,及时梳理总结推进过程中的制度化安排,建立和完善一批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不断完善为群众办实事的长效机制。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600万元,解决4个镇4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1.1107万人人口饮水问题,着力提升农村供水水质安全,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二)大力开展“五清”专项行动。对县域范围内的国道周边、铁路周边、灯塔盆地范围内的河流进行河道五清。突出抓好“清漂”工作,坚决打赢“五清”专项行动攻坚战,加快推动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
(三)着力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牢牢把握防汛抢险主动权,始终保持“二级响应、一级戒备”工作状态,狠抓各项防汛责任制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切实做好各项防洪抢险工作,确保水利防洪工程安全度汛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积极推进和平县贝墩等6个镇水土流失治理项目。项目总投资600万元,水土流失补植造林623.26公顷,治理崩岗8座、河流整治4条等建设任务。
四、方法举措
(一)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坚持自选动作和规定动作相结合,采取“三会一课”、专题研讨、专家宣讲、观看红色影片、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树牢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决心。
(二)深入了解群众需求。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通过实地走访、集体座谈、民意调查、网络征求意见、信访渠道和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进行深入调研,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三)集中解决突出问题。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聚焦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聚焦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研究提出和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
(四)深化岗位建功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推行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引导单位党组织与挂钩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在职党员到挂钩村开展为群众服务志愿活动。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与“创文”有机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活动,巩固深化我县“创文”成果。深入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集中宣传,推动河湖长制、宪法、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普法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切实激励党员干部弘扬时代新风,提高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努力营造惜水、爱水、护水的浓厚社会氛围。
(五)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加强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方式智能化创新。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充分发挥“粤省事”平台作用,聚焦群众办事高频事项,推进办事事项标准化和数据归集共享,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普及数字的获取、交流、消费、安全、健康等使用技能知识,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实施适老化和无障碍信息服务,保留必要的线下办事服务渠道,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五、进度安排
我局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贯穿2021年全年。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领导班子成员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1+1+9”工作部署,带头持续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针对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和水务系统工作中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一线、深入下属单位、深入工作服务对象,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摸清实际情况,找准问题要害,研究破解之法。要坚持做到哪个地方发展难题多就到哪个地方听取意见,哪个群体困难多就听取哪个群体意见,哪些工作群众意见大就听取对哪些工作的意见。
(二)研究提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研究提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经党组集体研究讨论后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形成项目清单,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人和进度安排,实行挂图作战。机关党组织重点在制定惠民政策、实施利民项目、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水平上办实事求实效。
(三)全力推进办实事落地见效。对照实施方案和重点民生项目清单,集中出台一批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推动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着眼完善长效机制,总结近年来抓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精神文明建设等行动,把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等作为重要内容,努力推动更多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举措转化为制度性成果,把为群众办实事的各项制度完善好落实好。要对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提出意见作出安排,推动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
六、组织领导
(一)落实工作责任。局党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整体谋划和推进落实,研究确定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协调推进重点任务。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以上率下,带头下基层听意见,带头出实招办实事。县水务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要加强工作推动和督导检查,对重点民生项目实施台账管理,及时跟进工作进度,认真验收评估,确保落到实处。
(二)注重实际效果。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地区行业实际和党员个体差异,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安排民生项目,做则必成、做就做好。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需求由群众提出、过程由群众监督、成效由群众评价,切实取得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成效。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意为基层减负,严防层层加码,防止不切实际下指标定时限提要求,防止出现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华而不实的盆景式项目,防止把为群众办实事泛化为常规工作堆砌,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三)加强宣传引导。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安排,充分反映基层的经验做法和实际成效,生动展示群众热切期盼和积极反响。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共产党员”教育平台、县融媒体中心等新媒体,及时总结推广实践中形成的鲜活经验,以点带面推动解民忧破难题,形成党支部聚焦聚力、广大党员积极行动、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的良好局面。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引导鼓励水利行业先进典型和水利行业代表人士中的党员带头参加实践活动,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