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造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农作物病虫情2021年第二期)

作者: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1-03-31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冬后田间调查,结合耕作特点、品种布局、气象因素和历史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县早造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特点是虫重于病,迁飞性害虫重于钻蛀性害虫。水稻的稻蛀螟和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呈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稻瘟病、纹枯病等呈中等程度发生;稻象甲、负泥虫、稻曲病等呈轻等发生或局部中等偏轻发生。其他经济作物中蔬菜的小菜蛾、黄曲跳甲虫、斜纹夜蛾、菜蚜、豆荚螟、菜青虫、白粉病、柑桔类的红蜘蛛、潜叶蛾、杂果类桔小实蝇等呈中等程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玉米螟、花生的斜纹夜蛾、叶斑病、锈病等呈中等发生,其他病虫害呈中等偏轻发生或轻等发生。

  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一)水稻病虫

  1、稻蛀螟:预计第一代螟虫轻等发生,第二代发生程度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次

  2、稻纵卷叶螟:预计中等偏重发生面积约12万亩次

  3、稻瘟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7万亩次

  4、纹枯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5、稻飞虱: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8万亩次

  6、田鼠:预计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约16万亩次。

  7、福寿螺: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4万亩次

  (二)蔬菜病虫

  小菜蛾: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

  黄曲条跳甲: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4万亩次。

  斜纹夜蛾: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烟粉虱: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次。

  美洲斑潜蝇: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菜蚜: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4万亩次。

  瓜蓟马: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甜菜夜蛾: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菜青虫: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4.5万亩次。

  豆荚螟: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次。

  霜霉病: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白粉病: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病毒病:预计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

  炭疽病:预计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软腐病:预计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

  枯萎病:预计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

  疫病:预计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次。

  (三)果树病虫

  柑桔红蜘蛛: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5万亩次。

  柑桔锈蜘蛛: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

  柑桔潜叶蛾: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

  柑桔炭疽病: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

  介壳虫: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

  杂果类桔小实蝇: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次。

  (四)其他作物病虫

  斜纹夜蛾: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

  花生蚜虫: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花生叶斑病: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花生锈病: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

  玉米螟: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3.5万亩次。

  玉米大、小斑病:预计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

  玉米草地贪夜蛾:预计中等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病虫源基数:我站分别在224-25日进行田间调查,二化螟加权平均活虫数为132头/亩,三化螟加权平均活虫数为129头/亩。因我县的耕作习惯,一般在清明前后基本完成水稻抛秧插秧工作,大部分越冬螟虫未能完成蛹的发育过程即被梨耙耕整压死。

  ()寄主和栽培管理条件

  1、品种来源渠道广,品种多,感病品种更新不到位,有些品种种植周期较长,抗性下降。

  2、作物病残体随处乱丢乱放,不犁冬晒白,不种绿肥,偏施氮肥等不合理的栽培管理方式,使虫源基数增加和作物抗性的降低,都有利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3.气象因素根据气象预报,春季(3-5月)我县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高0.10.5℃,降水偏少12层,气象灾害主要表现可能为旱涝急转,阶段性、局地性气象灾害突出:前期气象干旱持续,开汛晚,开汛后将会出现多次降水集中期,易引发暴雨洪涝等次生地质灾害。4—6月份我县平均温度比往年偏高,降水量较往年同期超多,预计水稻病虫害前期轻中后期偏重发生。

  三、防治意见

  1、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及早铲除焚化田边杂草和作物病残体,及早灌水犁耙田,压低越冬病虫源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