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常规工作管理的意见

作者: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34 【字体:


为加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常规工作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义务教育法》、《小学管理规程》、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校历和作息时间的通知》和《和平县义务教育学校规范管理年活动方案》的有关规定,现对我县农村小学及教学点常规工作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管理要求

(一)行政管理

1.学校隶属管理。

教学点纳入各镇相应辖区行政村完全小学管理,所在辖区行政村没有完全小学的教学点,直接纳入中心小学管理。

2.日常行政管理。

①严格执行请假制度。村小校长(教学点负责人)外出一个工作日要向中心小学校长(村小学校长)请假、销假。

②严格课程调整制度。学校不得随意调课、停课和放假。若遇灾害性天气或其他自然灾害,或师生外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及其他特殊情况确需调课的,须先向中心小学校长报告,再由中心小学校长向县教育局报批。

③建立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学校发生安全、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校长(教学点负责人)应立即赶赴现场,同时向中心小学、县教育局及所在乡镇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报告。

(二)校园管理

1.设立校名。每所在学校醒目位置设置校名。

2.校园布置。校园布置要朴实美观,体现教育性,包括要有升旗台、黑板报、宣传栏、文化育人(校训、校风、学风)永久性标语等。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并由校长主持国旗下讲话。定期更新黑板报,宣传栏内容。

3.卫生工作。建立卫生制度,抓好校园环境卫生。做到校内无杂草,墙壁无污迹、灰尘,地面无果皮壳、纸屑、烟蒂、痰迹,垃圾入箱,厕所每天打扫,定期冲刷,不留卫生死角。

4.校园绿化。校园种上花草树木,营造优美校园环境。

5.各室布置

①课室布置。规范教室布置。门窗玻璃齐全,窗明几净,桌椅排列整齐,各类物品放置有序。教室要挂设镜框国旗,设置学习园地,图书角,张贴名人书画名句。

②其它各室布置。教职工办公室、师生宿舍及厨房整洁卫生,各类物品放置有序。

6.车辆停放。指定地点有序放置自行车、摩托车及其他车辆。

7.值日工作。建立值日工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校园安全。

(三)教育教学管理

1.依法从教执教。严格依据教育法规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不得歧视、讽刺、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不得随意停学生的课。

2.严肃工作纪律。做到按时上下班,积极组织开展师生集体活动;做到衣着整洁,仪态端庄,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谈吐文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严格执行岗位规范。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制定工作计划,做到每周有工作安排,并有记录。工作中自觉做到认真备课(完小提倡集体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课外活动,认真做好学生考核与评价工作。

4.开展各项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做到活动有内容,活动有记录。

5.加强主题教育。切实上好每周班会课,组织学生参加班、队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各种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记录。

6.加强家校联系。经常家访或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指导开展家庭教育。做到家访工作有记录、有成效。

7.落实两课两操两活动。制定两课两操两活动计划,安排教师具体负责,保证学生平均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8.规范日常教学秩序。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校历和作息时间的通知》编制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禁止擅自取消或减少按规定必须开设的课程、课时和教学内容。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严格控制学生每天作业量,做到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家庭作业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确保小学生每天有10小时睡眠时间。

二、督查考核

(一)实行量化管理

对全县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常规工作管理实行量化管理,总分为100分,合格为60分(具体见附件《和平县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常规工作管理量化考核细则》)。

(二)实行捆绑考核

将村小、教学点常规工作管理量化考核结果与中心小学校长实行捆绑考核(量化考核结果与校长年度考核挂钩)。

(三)加强常规管理

中心小学校长要亲自抓村小、教学点常规工作管理。各中心小学每月对村小和教学点的常规工作管理进行一次检查,每学期进行一次考核,做到有方案、有检查、有结果、有记录。

(四)组织定期督查

县教育局每学年度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或飞行检查等方式,对村小、教学点常规工作管理进行督查。对督查总体评价不合格者,给予中心小学校长、村小校长和教学点的负责人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当年不得评先评优;连续二次督查总体评价不合格者,给予中心小学校长、村小校长和教学点的负责人免职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