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农村“厕所革命”户厕新建改造奖补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全县农村“厕所革命”,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积极做好组织实施好户厕新建改造奖补政策,引导农民自愿改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增强农村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县的工作要求,持续巩固全县农村“厕所革命”成果,切实提高农村新建、改造户厕的质量,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二)工作目标。在基本普及农村卫生厕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村厕所质量,厕所粪污得到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底,全县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基本全覆盖,农民群众普遍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三)工作原则
1.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十四五”时期继续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坚决反对劳民伤财、搞形式摆样子,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民而建,把农民认同、农民参与、农民满意作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根本要求,贯穿改厕工作始终。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农村改厕不搞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不推进整村改厕;未经农户同意不强行推进户厕新建、改造。
2.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选择科学适宜的改厕技术模式,不搞“一刀切”,不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对已列入搬迁撤并类的村庄、3年内有搬迁计划的农户以及空挂户、举家外出(1年以上)且书面征求意见不愿新建、改厕的农户可以缓一缓或者不改,但必须有效解决群众如厕需求,确保现有户厕粪污得到妥善处理,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3.规范管理、按户补助。按照《广东省农村“厕所革命”财政奖补资金管理细则》要求,以村为单位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统筹涉农资金,补助符合条件且户厕新建或改造通过审核验收的农户,切实做好农村“厕所革命”财政奖补资金管理。
二、主要内容
(一)补助对象。农村户厕建设任务不具体分配到各镇,由各镇村在农村户厕摸排整改“回头看”持续摸排中发现的无户厕或问题户厕,发动有意向的农户进行户厕新建或改造,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并登记造册,报县乡村振兴局备案。新建、改造户厕的对象要遵循“一户一宅、一宅一厕”的原则,必须是有常住人口的农村住宅,没有常住人口的闲置住宅不列入新建、改造范围,多年无人居住或三年内有搬迁计划的农户可不列入新建改造计划,不计为改厕户数基数。
(二)实施标准。参照《广东省农村厕所建设改造技术指南(试行)》,遵循“经济实用、卫生环保、群众满意”的原则,实施农村户厕新建或改造,厕盆可选用蹲式或坐式,厕具符合节水性能要求,满足三级化粪池。总体要求坚固耐用、结构安全,有利于卫生清洁与节能环保。
(三)补助标准。无户厕完成新建或问题厕所改造的农村户厕,经验收合格后,给予农户一次性补助资金。其中,无户厕完成新建或问题厕所改造的补助资金每户不超过3000元;新建房屋的户厕不给予补助。
(四)补助方式。此项补助资金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由农户自行根据农村无害化户厕新建、改造规定实施农村户厕新建、改造,完成农村户厕整改后,由各镇统一验收并向县乡村振兴局申请资金拨付,再由县乡村振兴局根据各镇申报情况申请财政拨付,将补助资金直接划入农户提供的银行存折或镇级财政账户。
(五)资金监管。奖补资金不得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弥补企业亏损、修缮楼堂馆所、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及利息等与农村“厕所革命”无关的事项。
(六)公示制度。各镇、村要公开奖补资金使用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要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建立完善镇级、村级厕所革命档案,将厕所建设前、中、后照片、验收材料、奖补凭证等归档。
(七)申报流程。符合条件的农户填写《农村户厕建设申请审批表》→在村级进行公开公示→无异议后列入新建或改造计划→完工后填写《农村户厕建设项目验收表》→村级验收→镇级验收→公开公示→无异议后由镇提交《农村户厕建设汇总表》《一户一档申报材料》等拨付请款资料至县乡村振兴局→县乡村振兴局审核拨付请款资料→审核通过后由县乡村振兴局提交划款资料至县财政局→县财政局审批划款到符合条件奖补农户卡中或镇财政账户。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实行网格化逐村逐户逐厕拉网式摸排,摸准底数、建好台账,问题厕所一定要整改到位,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做好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严格把关奖补条件,防止奖补资金流失,督促检查户厕新建、改造情况。
(二)强化技术支持。各镇要督促建设单位按照《广东省农村厕所建设改造技术指南(试行)》,做好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建设、施工验收、运行维护,镇参照有关标准组织验收,县直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做好业务指导。扎实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实行“分户改造、集中处理”与单户分散处理相结合,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治理。
(三)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监督。各镇要切实加强户厕补助资金监管,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确保专款专用。县乡村振兴局要加强督查,定期对各镇“厕所革命”工作实施情况和资金落实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四)奖补资金实行责任追究机制。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的单位、个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追究责任。奖补资金分配、执行和结果等全过程信息按照“谁制定、谁分配、谁使用、谁公开”的原则予以公开。管理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应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巡察、纪检、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配合提供相关材料。
做好宣传引导。各镇要积极宣传政策、发动有关农户进行户厕新建、改造,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微信、微博等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