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2年古寨镇红火蚁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作者: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2-06-15 浏览次数:22 【字体:

  红火蚁是世界上最危险的100种入侵有害生物之一,具有繁殖和适生能力强、扩散快、食性杂、危害大的特点,是我国进境和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为切实保障红火蚁发生区域能够得到迅速、及时、高效、有序处置,最大限度地减轻红火蚁的危害,有效控制红火蚁的发生和扩散,最大程度压低发生区的蚁群密度,明显降低红火蚁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根据国家九部门《关于加强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防控红火蚁若干措施的通知》、《广东省红火蚁防控三年行动方案》、《广东省红火蚁防控责任书》、《河源市红火蚁防控责任书》和《和平县红火蚁防控责任书》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红火蚁等重大病虫害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市县委、省市县政府主要领导指示批示要求,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源头预防、综合治理、全民参与的原则,以控制红火蚁的发生和蔓延,保障生态环境平衡、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和公共安全为目标,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红火蚁防控共同责任机制的作用,切实有效防控红火蚁。

  二、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属地管理,上下联动。红火蚁防控工作由镇政府牵头负总责,以村属地管理为主,各村(居)加强协作,条块结合,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明确责任,健全机制,落实措施,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村(居)各司其职、发生区群众广泛参与的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红火蚁防控机制。

  (二)突出重点,以人为本,科学防治。要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红火蚁防控工作,防止红火蚁扩散蔓延。做好对居民小区、学校、道路两旁、村庄范围、堤围、果园、农田和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等重点地带的全面监控工作。抓住红火蚁繁殖高峰期进行扑杀,重点抓好春防、秋防,提高防控效果。

  (三)预防为主,防控结合,提高防效。红火蚁疫情防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未发现红火蚁的地区要加强防范,严防疫情传入。已发现红火蚁的地区要及时全面开展扑杀防控,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要持之以恒开展防控工作,巩固防控效果。

  三、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防控行动,到2022年6月30日前,全镇红火蚁发生面积控制在800亩以下,4级及5级疫情面积占总发生面积的2.5%以下,防控效果80%以上。2022年11月30日前,全镇红火蚁发生面积控制在200亩以下,4级及5级疫情面积占总发生面积2%以下,防控效果80%以上,公共区域疫情基本控制在2级轻发生水平。

  四、实施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2年2月和8月前,开展防控工作宣传发动,疫情发生情况调查摸底,防控药物采购备用等前期准备工作。利用多种媒体开展全方位宣传活动,抓好动员部署,镇、村要通过有力措施让全体村(居)民周知红火蚁防控行动,并把防治药物发放到位。

  (二)统一防控阶段。2022年3月至5月,9月至11月,镇、村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抓住红火蚁防控关键期,亲自抓疫情防控,要靠前指挥,加强指导、督导。全镇村集中力量,全民动员、全体行动,将药物防治工作覆盖到每个疫情点。

  (三)复查补施阶段。2022年3月至6月,9月至12月,施用饵剂14天后组织开展防治效果调查,及时补施药剂,确保防控工作无死角、无盲区。

  五、防治方法

  防控行动期间全面使用饵剂诱杀法。防控药剂选择含有合法合规的茚虫威、氟蚁腙、多杀霉素等有效成分的红火蚁专用饵剂。

  (一)单蚁巢处理。适用于活蚁巢密度较小、分布较分散,且诱饵诱集工蚁数量较少的发生区,疫情一般为轻度发生到中度发生。在距蚁巢50〜100cm处点状或环状撒施饵剂,根据活蚁巢大小和产品使用说明确定用量,一般直径为20〜40cm的蚁巢使用推荐用量的中间值,小于20cm或大于40cm的蚁巢使用推荐用量的下限值和上限值。

  (二)普遍撒施法。适用于蚁巢密度较大、分布普遍,或者采用诱饵法普遍诱到工蚁、但较少发现明显蚁巢的发生区。可采用人工或植保无人机、喷撒器械等方式进行大范围撒施饵剂。

  (三)注意事项。饵剂投放后6个小时内无雨,诱杀期间不要扰动蚁巢。饵剂诱杀14天后开展防治效果调查,对仍有活蚁巢的区域,及时采取单蚁巢处理方法补施药剂,使用产品推荐用量的下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