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全部
索引号: 1144162400727774XA/2020-00019 分类:
发布机构: 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 成文日期: 2020-04-25
名称: 林寨镇2020年防汛工作方案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5-31
主题词:

林寨镇2020年防汛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20-05-31  浏览次数:-

  为有效应对今年汛期挑战,确保安全度汛,全面提升我防灾减灾救灾能,科学、有序、高效做好防汛防风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灾害风险、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力保障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根据委应急管理专题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相关规结合当前我三防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建立健全三防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全面落实各项三防责任制,立足最不利、最复杂的情况,做好防大汛、抗强台、抢大险、救大灾的准备,落细落小落具体各相关部门防御工作职责,以最充足的准备应对汛期到来,做到工作部署在前、防御措施在前、会商研判在前、抢险准备在前,确保全县安全度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减轻灾害损失

  二、主要措施

  通过健全三防责任体系、完善决策支撑机制、完善预警预报机制、健全指挥保障体系、建立灾后救助机制,形成三防体系完善、责任明确、防御重点突出、应急处置高效的工作机制,全力做好新一轮防汛工作,确保全安全度汛

  ()健全三防责任体系

  1.明确三防组织体系今年汛期三防办职责由应急管理负责,三防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水利所,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指挥中心日常值守,当气象部门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时,采取应急管理和水利所工作人员联合值班值守的方式加强三防应急能力,值守直到应急响应结束。同时,我镇在镇级应急管理机构未建立完善之前,将应急管理、三防和水利工作调整为同一个镇领导分管,保持原有机构和人员正常运转,避免出现任何空档期

  2.压实三防岗位责任制镇应急三防指挥中心成员单位及各村居要指定本的三防责任人,镇应急三防指挥机构要指定本辖区的行政、技术责任,各要指定行政、转移责任人,并报镇应急三防指挥中心备案

  3.落实三级联系人制度实行县领导联系镇、镇领导联系村、村部联系重点户制度和村干部报告镇领导、镇领导报告县领导县领导报告市领导的信息报告制度,在启动应急响应后,我镇联系人要视察挂钩区域灾害预判情况提前下沉到村,指导督促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位。各要建立完善联系人制度,并及时将联系挂钩名单登记造册,报镇应急三防指挥中心备案

  4.建立灾害信息员队伍。镇结合当前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每个行政村和社区至少设立1名灾害信息员(指定1名村部兼任)多灾易灾和重大灾害隐患地区可适量多配备,灾害信息员主要负责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发布、灾情报送、灾害评估灾害救助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打造“一岗多能”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同时,我镇在汛期及应急响应期镇村两级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确保预警预报有人接收、有人报告

  ()完善预警预报机制

  1.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镇村应急三防要完善预警预报手段,根据各自职能充分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等平台和大喇叭、铜锣、手摇报警器等传统手段,及时发布、滚动播出预警预报信息和风险提示,确保险情、灾害信息第一时间通知到我镇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做好风险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应急响应启动后,各村村委要积极组织当地广播及通讯手段发布覆盖全村的预警信息、应急响应和安全防范提示信息,我镇根据本镇实际,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和安全防范信息,并第一时间报告县三防指挥部。

  2.及时做好转移安置。各转移责任人收到预警预报信息后要时刻关注当地水情雨情,预判可能发生险情灾情后,镇、村居干部要迅速通过大喇叭、敲铜锣、手摇警报器、上门敲门等方式,通知需转移群众按规定时间和预定路线转移到紧急避险点,要重点关注削坡建房、山洪灾害区域和独居老人、留守儿童、五保户等弱势群体。挂钩联系户的村干部负责挨家挨户帮助重点户全部转移到紧急避险点,挂钩联系村的镇村干部负责清点需转移群众人数,发现有未及时安全转移的群众,要果断采取应急措施进行转移,确保全员安全,到达紧急避险点后,挂钩联系村居和户的干部,根据灾情及安全态势,采取投亲靠友分散安置和临时集中安置点安置相结合的办法,统一安置好转移的受灾群众。隐患没有解除前,实行“三个一”措施,即加一把锁、贴一张封条、设一道警戒线,并采取人盯人、户盯户的措施,防止转移群众返回。

  3.落实应急处置责任应急响应启动后,我镇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级防汛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迅速落实好本部门本领域的应对措施,确保防御抢险救灾工作顺利开展。其中,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做好救援力量的统筹调度;水利部门组织做好山洪灾害凶险区、水利工程风险隐患的巡查排险,对重点水工程进行防洪调度;交通、公路部门组织做好道路桥梁风险隐患的巡查排险;自然资源、住建部门组织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削坡建房危险点的巡查监测,提出临时紧急措施;城管部门组织做好城区内涝风险隐患的巡查排险。

  镇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汛前检查通知要求,分别组织实施风险隐患排查和动态监管,并将风险隐患排查台账报镇应急三防指挥中心备案。镇自然资源所、镇水利所分别负责制定地质灾害、削坡建房、山洪灾害风险隐患防御工作指引,并报镇应急三防指挥中心备案。

  ()健全指挥保障体系

  1.建立完善视频调度保障机制。县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不定期对镇级三防指挥中心进行视频会议系统测试,确保视频调度系统“即联即通、随联随通”。同时,镇水利所要加强水利视频会议系统保障工作,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定期开展县、镇系统联调联测,强化操作人员岗位责任意识和技术培训。

  2.建立完善应急值班值守机制。按照汛期要求,镇应急三防办和村委必须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相关成员单位按响应級别要求和指挥中心的指令,迅速安排人员到镇应急指挥中心参与联合值班值守。

  3.建立完善先期应急处置机制。汛期发生险情、灾情等突发情况时,各村立即向我镇应急三防指挥中心报告,我镇应急三防指挥中心立即向县三防指挥部报告,并视情况开展先期应急处置。镇三防指挥中心接报后要迅速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和抢险队伍,现场制定工程抢险、人员救援等方案,采取紧急防护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蔓延,并及时将相关情况报告县应急三防指挥部。当超出本行业抢险救援能力或需要协调其他行业进行抢险救援时,提请县三防指挥部进行组织指挥。

  4.建立完善抢险救援力量调度机制。镇应急三防指挥中心建立各类救援队伍、装备台账,明确与镇武装部、消防、民兵各行业和社会救援队伍的联系渠道,统一明确部门之间、区城之间协同配合。各救援队伍在汛期要保持备勤状态,由指挥中心统一下达指令,指挥调度救援力量提前预置,第一时间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发生灾害事故的初期阶段,由镇级政府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开展先期处置工作。现场指挥部接受县三防指挥部的直接指挥,遇有重大险情时,现场最高指挥官可临机决断和指挥处置,事后及时向县三防指挥部报告。

  5.建立完善抢险救援物资保障机制。镇三防指挥中心有关成员单位要按照年度制定的抢险救援物资储备计划,储备好相应的救援物资,各保障部门要建立抢险救援物资与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对接机制,为抢险救援提供物资、资金、交通、车辆、油料、电力、通信、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县三防指挥部根据防汛工作需要,依法有权在其管辖范围内调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人力,决定采取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碍物和其他必要的紧急措施。

  6.建立完善信息报送机制。所有灾情险情信息统一归应急管理部门上传下达,统一发布,启动响应期间,各村和镇应急三防各成员单位每天上午8时前向县应急三防办报告防御工作开展和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发生较大灾害事故,各村和镇各有关单位需在1小时30分钟内将书面情况报告镇应急三防值班室。凡发生重特大灾害事故或敏感事件,我镇三防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向县应急管理局值班室电话报告,并采取一切措施尽快掌握情况,处置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要边处置、边核实、边报告,对突发事件及处置的新进展、可能衍生的新情况,要第一时间续报,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处置结束后要及时终报。各镇各部门一旦获取灾情险情信息时,第一时间报镇应急管理办,镇应急管理办综合滚动上报县应急管理局,为县三防指挥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协同高效指挥。

  (四)建立灾后救助机制

  1.建立完善物资储备机制。我镇应急指挥中心做好灾前各项应急救援装备和救灾物资的摸查统计,对已损坏的应急救援装备和已过期的救灾物资进行及时清理,并通过上报县应急管理局,及时做好应急救援装备和救灾物资的补充计划,建立完善的物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储备物资品种齐全、数量充足、质量良好、保障有力,及时有效保障汛期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需求。

  2.建立完善物资调运机制。灾害发生后,在受灾地区镇级救灾物资不能满足救灾需求的情况下,由受灾镇人民政府会同发改部门根据灾情需求向县应急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县应急管理部门研判后向发改部门发出调拨指令;紧急(特殊)情况下,由受灾镇人民政府可先电话向县应急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县应急管理部门电话通知发改部门组织紧急调运。当县本级物资无法满足救和灾需求时,由县应急管理部门向市级应急管理部门申请调拨救灾物资。

  3.建立完善应急救助机制。受灾地区镇级人民政府组织疏散、转移危险区域人群后,要及时对安置的受灾群众发放生活物资、救助资金等,对因灾死亡人员家属进行慰问,解决好受灾安置群众基本生活问题,确保受灾安置群众“五有”(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临时安全住所、有病能得到及时救治),临时集中安置点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及时向县三防指挥部报告人员安置和相关信息。

  4.建立完善灾情核査机制。灾情结束前,各三防成员单位根据地方受灾情况,指导本系统部门做好本系统负责业务的灾情信息报送和核查,每天汇总后报镇三防指挥中心,镇三防指挥中心再上报县三防指挥部,由县三防指挥部对灾情进行分析、研判,作出救灾决策,直至完成最终核报。

  5.建立完善灾后复产重建机制。由县政府统筹,各镇各有关部门成立灾后复产重建工作领导机构,制定水利、电力、交通、建设、通信、教育、房屋等灾后复产重建专项工作方案,以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镇级政府组织实施,部门之间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各级工作方案有序开展灾后复产重建工作。

  三、工作要求

  ()积极研究部署,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各镇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新一轮汛期工作的部署救和要求,深刻吸取去年“6·10”“6·12”特大洪灾的经验教训,始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积极行动,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以最充足的准备应对汛期到来,确保防灾救灾工作取得实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筑牢基层基础,扎实开展备汛检查。各镇各部门要根据县三防指挥部《关于开展2020年汛前防汛防风工作大检查的通知》要求,迅速组织开展本辖区本部门本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建立风险隐患排查台账,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实行动态监管,并报镇三防指挥中心备案,在暴雨期间必须加密巡查,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同时,加强对镇防汛备汛工作的指导,推行落实“三个ー”工作法(一张防汛备汛作战图、一张防汛备汛责任网,一份三防应急预案),确保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措施实,保障全县安全度汛。

  ()加强教育宣传,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我镇各部门通过广播、微信、微博等媒介渠道,加大社会公众的防险和应急自救知识宣传教育,着力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镇应急三防指挥中心牵头组织应急管理、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组成联合督导组,定期下沉到村,督促检查基层防汛工作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思想不重视、隐患排查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防汛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确保防汛抗洪工作落到实处,保障我镇平稳度汛。